| | |
| 提起中國當代藝術,常常看到這樣的表述,即自下而上、中心與邊緣、官方與民間、廟堂與江湖、體制與在野等等,細究起來,這些詞匯都是建立在二元思維模式上的書寫方式,其話語背景乃是中國特殊的政治文化語境,也是中... |
| | |
| 客觀而言,中國當代藝術批評與創作的中堅力量,多少都和各大美術院校有關。自85新潮美術至今,主流與邊緣、官方與民間、傳統與先鋒彼此砥礪、互為撞擊,使美術校園內外也成為充滿創作活力的場地,與民間、野地、外... |
| | |
| 確切地表述應該是,在國內外重要展事上,越來越多的中國藝術家的非架上藝術,如觀念影像、實驗電影、新媒體作品等開始頻繁亮相。在我看來,這種情況并不奇怪。其一,互聯網普遍介入日常生活,已成為整個社會不可或缺... |
|
|
| | |
| 從未想過,宋莊與我居然緣分非淺。 |
| | |
| 一是繼續舉辦“2008第二屆中國批評家年會”。去年,2007首屆中國批評家年會得以在宋莊藝術節期間順利舉辦,實為不易。它是中國美術批評界眾多批評家和宋莊藝術促進會共同努力的結果,不僅讓美術界眾多學者多... |
| | |
| 三位年輕藝術家,或開朗熱情、或靈動機智、或稍顯拘謹內向,彼此素昧平生,創作風格迥然不同,但都貫穿著一種特殊的氣質:線的逼仄、形的幻變、色的瑰麗與張揚,其密集復雜的形式感恰如暗潮裹卷下的激情,彼... |
|
|
| | |
| 批評家策劃展覽,有時容易讓人產生誤解,認為這是思想強權介入的過程,藝術家僅僅是在被動地創作作品。事實并非如此,因為批評思想和藝術創作之間,是一種互動的關系。批評家策劃展覽,是為了測試自己的學術意圖來策... |
| | |
| 經過四個多月的緊張籌備,“‘從西南出發’—當代藝術展1985—2007”于2007年3月20日下午兩點半在廣東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展覽共有105位藝術家參展,同時推出一本大型文獻性畫冊和一本70多萬... |
| | |
| 這是一次‘不合時宜’的展覽,眾聲喧嘩中毫不起眼;這是一場自覺的聚會,不計結果,只管付出。進行這樣的創作需要勇氣,拒絕潮流,坦蕩而又沉著的勇氣。一是展覽形式多樣卻不染鉛華;二是小寫紀錄而無宏大敘事。在女... |
|
|
| | |
| 中國正處于前現代、現代、后現代并存的歷史情境,青年亞文化的發生出現有別于西方社會的更為多元的“混雜性”征候。青年藝術隱藏著亟待梳理的潛文化意識以及在消解與建構互相矛盾中滋生出種種歧義,本文試圖以自覺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