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專欄
專 欄
張娜,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院在讀研究生,新銳女性批評家、撰稿人。
消費文化的濫觴,不僅導致了藝術的功利主義和享受主義,而且以歌舞升平的假象策略性地遮蔽了依然存在的重大的社會性問題。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隨著中國藝術家在國際大展中的頻頻展出和獲獎,“中國當代藝術如何獲取國際身份”已經成為美術界爭論不休的話題。
2004年至今,應該說是您藝術生涯中的新歷史畫時期,針對您這類題材的作品,我想問一下,您為什么會選擇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這些帶有意識形態因素的政治人物形象來進行您的創作呢?是不是那段時期有您印象非常深刻東...
 
早期你做短片導演已經做得很上手了,為什么會突然轉型,開始嘗試藝術攝影呢?你認為你做導演的這段經歷對你的藝術攝影創作有影響嗎?
黃桷坪涂鴉工程結束之后,充斥于黃桷坪大街上所謂的“辦證”、“修下水道”、“租房”之類的原生態涂鴉已經逐漸消失。
當張曉剛、王廣義成為國際大展的寵兒、當代藝術市場上的梟雄之后,文革符號似乎已經成為當代藝術市場上的熱門股票。
 
現在很多人談到女性藝術家,都會刻意去強調她們作品中是否帶有“女性特征”、“女性氣質”。
新卡通一代和最近新出爐的“果凍”正遭受著更嚴厲的批評。
渠巖的“權力空間”,劉勇的“同志們”和王南溟的“手機號碼”,是2007年上半年的三個展覽,前兩個在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后一個在重慶501藝術基地展出。
 
     
    鮑 棟
    Bao Dong

    丁亞雷
    Ding Yalei

    段  君
    Duan Jun

    杜曦云
    Du Xiyun

    付曉東
    Fu Xiaodong

    杭春曉
    Hang Chunxiao

    何桂彥
    He Guiyan

    劉禮賓
    Liu Libin

    盧  緩
    Lu Huan

    魯明軍
    Lu Mingjun

    盛  葳
    Sheng Wei

    王春辰
    Wang Chunchen

    王志亮
    Wang Zhiliang

    岳路平
    Yue Luping

    鄭  娜
    Zheng Na

    王  靜
    Wang Jing

    張  娜
    Zhang Na

    練春海
    Arlen Lian

    王旭
    Wang Xu

    陳健強
    Chen Jianqiang

    周文翰
    Zhou Wenhan

    陳曉峰
    Chen XiaoFeng

    陳健強
    Chen Jianqiang

    廖上飛
    Liao Shangfei

    翟 晶
    Zhai Jing

    夏彥國
    Xia Yanguo

    崔燦燦
    Cui Cancan

    張桂森
    Zhang Guisen

    吳永強
    Wu Yongqiang

    王 萌
    Wang Meng

    朱小鈞
    Zhu Xiaojun

    康學儒
    Kang Xueru

    李 颯
    Li Sa

    藍慶偉
    Lan Qingwei

     
    今日藝術網舊版: 藝術新聞 | 藝術批評 | 展 覽 | 藝術財經 | 人物 | 美術館 | 藝術經典 | 藝術教育 | 圖片中心 | 圖書資訊
    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關于我們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58760011 轉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權所有 © 2006-2020 今日藝術傳媒  備案:京ICP備11039214號-8
    今日藝術網微信公共平臺
    官方微信平臺
    手机赌博哪个网站好一点|手机赌博澳门网站|手机赌博的平台哪个好|十大赌博体育网站今日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