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批評家在今天何以成為我們研究的對象?研究批評家之于研究批評好比研究藝術家之于研究藝術。 |
| | |
| 藝術的本質并不是先在的,承認藝術的本質是先在的時代的藝術是藝術臣服于哲學、宗教、文學等的時候的藝術。 |
| | |
| 近三十年中國藝術主要所受的既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也不是歐洲文化的影響,而是美國文化的影響。 |
|
|
| | |
| 在一個以“繼承傳統文化”為榮而以“挑戰傳統文化”為恥的國度里,無論是以“繼承傳統”安身立命的藝術家還是以“把根留住”為理由極力強調“傳統”的理論家都比以“挑戰傳統”(“創新”)為“宗旨”(“信念”)的... |
| | |
| 陳師曾在繪畫、篆刻、書法、詩文方面造詣頗高,是清末民國初最具文人氣質的畫家之一。新文化運動是發生在1917-1923年的一次激烈的思想革命運動,在這場運動中,受西方思想的影響,新知識分子對傳統文化、藝... |
| | |
| “抽象”不是一個中、西問題,其是一個關涉藝術自主性的確立與人類如何進一步認識世界的問題。對于中國藝術而言,“抽 |
|
|
| | |
| “抽象”不是一個中、西問題,其是一個關涉藝術自主性的確立與人類如何進一步認識世界的問題。對于中國藝術而言,“抽象”的意義還不止于此,其還關涉中國藝術家要不要徹底的現代的問題。無論是轉向、走向抽象,還是... |
| | |
| 一些商業機構為何會對青年藝術家、批評家的藝術工作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原因不外乎此,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具有極大的增值空間,商業機構發掘優秀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必須依賴青年批評家,商業機構(拍賣行、商業-營利性畫... |
| | |
| 全球金融危機讓人不得不將藝術(品)市場作為一個對象來討論。有一點是肯定的,是全球金融危機粉碎了各種泡沫(包括 |
|
|
| | |
| 藝術作品(藝術)在離開藝術家的工作室后可能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命運:一種是“藝術作品(藝術)——展覽(前衛畫廊)——闡釋、批評(批評家的闡釋、批評)——美術館——藝術史——博物館”,另一種是“藝術作品(藝... |
| | |
| 本土最早的畫廊辦起于何時?近三十年,本土畫廊在藝術推進進程中扮演著何種角色?迄今,本土存在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符合現代藝術動態管理學要求的畫廊?在所謂“畫廊”遍布全國各地的今天,畫廊面臨、存在哪些問題... |
| | |
| 今天后殖民問題煙消云散了嗎?回答是肯定的:后殖民問題不光沒有煙消云散,而且更加嚴重了。我曾在2008年11月份所寫的《當代藝術之后》一文中對后殖民問題有所提及。“人們發現,今天‘他者’首先解除了對立性... |
|
|
| | |
| 阿基萊·伯尼托·奧利瓦(Achille Bonito Oliva)策劃的“大象無形——抽象藝術15人展”很容易讓人想起他1993年策劃的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大象無形——抽象藝術15人展”與第45屆... |
| | |
| 對于中國人而言,“抽象”一直是一個困擾。長久以來,中國人困擾于諸多與抽象相關的藝術問題。這些問題中有些已被大致解決,諸如中國藝術受歐美抽象藝術(抽象主義)影響的程度如何、中國有沒有(存不存在)歐美現代... |
| | |
| 一種新時代的異化現象已經出現:藝術家、藝術的主體性已完全喪失。就藝術的本性而言,藝術潮流出現的可能性是很小的。藝術的本性是什么?從某種意義上說,藝術的本性是差異性、特殊性、個性等,而差異性、特殊性、個... |
|
|
| | |
| 在今天所謂全球化、國際化時代,人們已習慣于用“當代藝術”概念討論正在發生或已經生成的藝術生態。絕大多數專業人士也認為,當代藝術是當今世界唯一真正的、有活力的藝術。在很多人為當代藝術拍手稱快的今天,古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