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首論頻道 > 詳細內容
王萌:關注當代藝術的“發生邏輯”
                            
日期: 2013/7/22 10:03:50    作者:王宏州     來源: 今日藝術網    

  東方藝術大家:作為一位活躍的策展人,您近幾年推出了一系列展覽,經過這些展覽,您對策展是怎么理解的?

  王萌:其實每個展覽對策展人來說都是一次挑戰,無論面對什么,策展人必須理性、果斷決策。有時候需要一點敏銳,提前預判,甚至需要一點謀略,以確保各條船駛向同一方向,這并不容易。策展最重要的問題還不僅僅是過程中對局態的把控,而是理論的思考以及展覽對這種思考的呈現。

  東方藝術大家:能結合展覽談談具體的理論思考和展覽表達么?

  王萌:我參與的第一個展覽是2010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不負丹青——吳冠中紀念特展”,當然這更多是一個單位屬性的展覽,不能說自己是策展人,但是從我個人的學術生涯來說,的確繞不過這次展覽,它讓我得到了洗禮。當時吳先生剛剛去世,美術館決定第一時間策劃一個展覽來紀念他,這個展覽抓住了吳冠中在改革開放初期和歷程中拋出的一些推進美術進程的立場表述,比如對“題材決定論”的批判與攻擊,對繪畫的“形式”、“抽象”合法性的正言,分單元展示了他在“水墨的現代化”與“油畫的民族化”兩個維度上的水陸兼程。同年在798與彭鋒合作實現了張方白的個展。2011年在798的布魯姆畫廊和宋莊的北京當代藝術館兩個場館同步策劃了一個叫“中國意志”的繪畫展,展出了尚揚、張方白、譚平、孟祿丁、葉永青、毛焰、劉國夫、楊勁松等人的作品,撰寫了題為《發生性文化態勢下的“中國意志”》的策展論述,提出了當代藝術的“范式轉型”問題,主張用“發生性”的文化眼光去面對這種藝術家的創作意志和文化自覺,而不是用“結論性”的方式過早將正在發生的鮮活態勢“框定”起來,因為那樣無疑宣布了對新事物的限定,這是我參與策劃的第一個大型群展。遇到阻力最大的一次策展是2012年策劃的“從現代出發——15位藝術家的15個表達”,最終所有的困難都被化解了,參展藝術家全部來自中央美術學院,有美院的教授、先生,也有具有國際影響的獨立藝術家(比如孫原&彭禹),有做裝置的也有做架上繪畫的,有的比較好合作,有的比較考驗策展人,我還是比較滿意自己在策展過程中的強悍作風;學術定位也比較能概括這個群體,通過這個主題,借用這些作品,闡述了“中國當代藝術”這個敘事與“現代”的關系,與中國這個“文化體”從1980年代以來的關聯。此外,作為策展團隊的成員,在澳大利亞和德國的中國文化年期間,參與了“新境界”和“無形之形”兩個大型展覽。

  東方藝術大家:您一直比較重視藝術家的個案研究,您如何看待和把握藝術家個展?

  王萌:個案研究是藝術史和藝術批評比較重視的基本功,而藝術家的個展又是一種重要的展覽現象,可以說個案研究為藝術家本人和藝術界呈現了創作個體的本真狀態。去年我在北京畫院美術館策劃了“折象——王彥萍作品展(1992~2012)”,通過“幻象”和“折象”兩個單元完成了對藝術家水墨創造20年的個案梳理,同時用“折疊世象”的術語闡釋了王彥萍的最新創作。同年策劃的“神奇的新‘疆’——張永旭作品展”將他的具象繪畫定位在“田園超現實”和“童話烏托邦”的范疇上。

  東方藝術大家: 能談下您的“策展觀”么?

  王萌:目前還談不上“策展觀”。不過“從現代出發”和“中國意志”這兩個群展,基本能夠投射一點學術影像。到2013年為止,我的策展視角基本是把“全球化”中的中國放在“文化體”的概念下去縷析和闡釋。對藝術個案和藝術現象的把握都是透過“具象”看“抽象”,也就是把作品這個“殼”破掉,“破殼”是為了“取神”。透過鮮活個體和具體作品,在我眼中營構的是一個結構性置放在活力態勢下的“文化體”,其中的“質料因”、“形式因”和“動力因”是我的觀察點。藝術作為一種事物,其生成邏輯脫離不了“質料”這個基礎,我們這個“文化體”中累積下來的“傳統質料”與新時期“入體”的西方現當代藝術的“新型質料”,通過選擇性吸收和創造性重構,經由具有創造性意志的藝術家,在心靈的真實中會催化出何種化學反應?這是我比較關注的問題。策展人需要一種獨特的視角,在當代藝術的適當時機給予藝術界以提示。中國這30多年變化太快,上個時期生效的話語有的已經僵化,過去是旗幟的主張有的已經不再適應新的語境,策展可以去清理藝術發生邏輯中的僵化部分。

關鍵詞:王萌 策展 東方藝術大家

更多新聞:

  洪浩:重塑觀看之秩序
  汪建偉:沒有結局的劇場
  對于“開放性”和“闡釋”的疑問
  為什么中國需要實驗藝術

  
·CYAP項目負責人李國華專訪
·Hi21新銳藝術市集運營總監李宜斐專訪
·楊畫廊創始人楊洋專訪
·青年藝術100執行總監彭瑋專訪
·大藝網CEO劉穎專訪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盧浮宮揭開神秘面紗
·搜·藏·曬
·《藝術+拍賣》藝術權力榜單
·設計師丹-羅斯加德
·“氣球”系列燈具
·班克斯支持占領倫敦運動(圖)
·法貝熱的復活節彩蛋
·夢露戲服將舉行第2次拍賣
·專家聲稱又發現達芬奇作品
·攝影師拍攝藝術界名流辦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輕藝術家2015年最具市場價值
·憂傷呀,憂傷!那無處安放的青春憂傷
·國內外青年藝術家成長路徑比較
·給年輕藝術家的信
·阿布扎比盧浮宮將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藝術網舊版: 藝術新聞 | 藝術批評 | 展 覽 | 藝術財經 | 人物 | 美術館 | 藝術經典 | 藝術教育 | 圖片中心 | 圖書資訊
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關于我們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58760011 轉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權所有 © 2006-2020 今日藝術傳媒  備案:京ICP備11039214號-8
今日藝術網微信公共平臺
官方微信平臺
手机赌博哪个网站好一点|手机赌博澳门网站|手机赌博的平台哪个好|十大赌博体育网站今日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