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首論頻道 > 詳細內容
Hi21新銳藝術市集李宜斐:“小清新”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種特性。
                            
日期: 2015/8/3 8:59:45    作者:     來源: 今日藝術網    

采訪者:今日藝術網
受訪者:李宜斐(Hi21新銳藝術市集運營總監)

“Hi21新銳藝術市集”運營總監李宜斐

問:請介紹一下《Hi藝術》與“H21新銳藝術市集”之間的關系?
答:《Hi藝術》作為一本雜志屬于傳統媒體,但我們后續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從這里出發的。以前常有人說我們在做的,是一本推廣年輕藝術家的雜志,雖然我們并不這么認為,但回過頭整理,也確實做了不少推動年輕藝術家的內容板塊,“Hi21”便是其中之一。我們在2011年基于媒體平臺成立了“hi小店”這個以線上展示為主的年輕藝術家展示平臺,并在798開設有同名實體店。經過兩年左右的運營鋪墊,積累了700多位合作藝術家,于是在2013年底發起“Hi21新銳藝術市集”,希望以年輕藝術家小個展精品博覽會的形式,更加集中、有效地呈現45歲以下年輕藝術家作品。市集的名字,是對雜志欄目的沿用。

問:“Hi21”在開創時間上并沒有優勢,它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
答:年輕藝術家群體數量很大,針對他們的挖掘與推進工作遠遠沒到達飽和,我們所網羅到的藝術家資源也只是冰山一角。應該說發掘藝術家的工作,并不是用入場時間的早晚或是覆蓋藝術家數量多寡來衡量的,競爭的核心在于你要選擇誰,你要選擇他的哪些作品。你會發現,有時候不同機構服務的藝術家名單甚至都會存在不少重合,但大家呈現給觀眾的作品面貌、質量卻是有伯仲之分的。

問:名單有重合之處是否說明機構間的眼光趨同?
答:畢竟大家的創辦地都在北京,初始階段的工作拓展面、輻射面會有重疊,再加上活躍的藝術家通常不會放過任何機會,所以總有一部分人會同時進入大家的視野。名單有所重合不稀奇,關鍵看后續都做了些什么工作。是有一搭沒一搭的合作,還是做針對個人的持續跟進與系統規劃?后者做起來肯定辛苦,但這就是我們的選擇。從“hi小店”到“Hi21”再到玉蘭堂,我們對單個藝術家的關注從是否有作品到達一定的成熟度,到是否有一定數量的作品整齊保持在某一成熟度標準之上,再到持續幾年內是否有創作上的推進,都做了不同等級的區分,同時給予對應的支持力度。

2011——2013年期間“hi小店”在798藝術區內設實體體驗店

問:能否談談團隊建設和團隊理念?
答:我們的團隊很年輕,團隊中伍勁老師肯定是核心,他對篩選年輕藝術家特別有熱情。他本人對作品的判斷十分有“學術性”,但我們的平臺并不去強調這個概念。因為所謂“學術”是很難用話語簡單概括的,不是說你寫一篇精彩的前言,展出作品就在某種高度之上了。我做采訪的時候有種感覺,藝術家說出來的東西非常艱澀,但他的作品襯不上他的思想深度。這時候,你怎么評判作品,就是一個問題。而且,有些評論家挖掘出來的東西,涵蓋了社會學的意義,但是可能藝術家想表達的意思與此大相徑庭。尤其針對80后的年輕藝術家,甚至85、90后的藝術家,一個處在25到30歲之間藝術家的思想不是說你寫一個詞語就能概括的,就能對這個事情有意義了。這時候,還不如單純的看一看作品的面貌。

問:但是很多平臺都在故意強調“學術”?
答:我們不刻意強調所謂的“學術”。好的創作是精準的表達,不需要用“學術”包裝得不知所云。我們建議藏家多看好的展覽、博覽會、拍賣會,我們也通過定期組織Hi藝術之旅、新手收藏家的實戰課程這些活動提供給大家深入接觸藝術品與藝術品市場的機會。

問:能否談一下博覽會的銷售情況?
答:“Hi21”到現在為止做了兩屆,銷售成績都不錯。作品均價在15000元人民幣左右。對于入門級藏家來說,這個門檻很低,對于資深藏家來說,這些作品有很好的性價比。兩屆“Hi21新銳藝術市集”,我們都在預展及開幕這兩天內完成了200件以上的作品銷售。

“Hi21新銳藝術市集”活動外景

問:這個成績跟前期的推廣力度有關么?當代藝術受眾相對較少,推廣策略是不是很重要?
答:是的。但是,去年從要做到最后做成,中間只跨越了一個春節。如果說推廣,就是只針對我們的內部藏家的推廣。因為“hi小店”是開在街邊的咖啡店,這有它的特殊性,我們就是一邊喝咖啡一邊閑聊,傳統畫廊很難有這樣的條件,我們因此積累了很多客戶。到了今年我們有了更加完整的想法,比去年更加的充分。我們首先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做了一個很好的“預展”,這是第一次的嘗試,因為很多藝術家和畫廊都不愿意暴露價格。我們是在認真考慮之后,大膽的嘗試。我們認為當你給他一個清單,包括作品的價格與信息,藝術家的基本狀況,通過微信公開透明的去推廣,就像拍賣公司圖錄一樣沒有隱瞞,資深藏家提前看見了就能盡早下手。

問:藝術圈面對銷售情況為什么會遮遮掩掩?
答:傳統畫廊對價格都是比較矜持的,尤其是十萬以上的藝術品。其實你去買奢侈品時,也會有這樣的情況,不是都明碼標價的。會有一個溝通和交流,談一下更深的東西才做決定。但是,均價在15000的作品,這樣做很多余。但是有些機構在面對這個事情時,沒有我們想得開。另一點是,我們從藝術家那里拿到的傭金比例很少,我們就產生了價格優勢,為了給入門級的藏家一個加入的機會,使他能夠輕易邁過門檻。從我們第一年開始做,項目就一直在盈利,雖然盈利并不多。我們的傭金低,但是搭建展場的費用也蠻高的,庫存、人員成本也很大,但好在到目前為止,沒有虧損。

展覽現場

問:買當代藝術的人由哪幾部分構成?本土藏家覺醒了嗎?
答:客戶覆蓋面很廣,有律師、醫生、大公司ceo、白領、普通老百姓等,有的客戶固定每年拿出五萬元買東西。本土市場經過這么多年努力,肯定有所改善。2006年我剛接觸到藝術圈的時候,周邊的人看待當代藝術還是蠻奇怪的,覺得小眾、神秘,還有點“神神叨叨”,到目前為止包容性已經很大了。老百姓裝修,會考慮買一張原創的獨一無二的作品掛在家里。最早的時候,要說服一個客人花5000元買一張夏俊娜的畫就是很難的,到今天很多人愿意主動買藝術,這里面的變化很大。而且,另一方面80后客人也慢慢進入到收藏家群體里來了,成了中流砥柱。

問:現在的年輕藝術家的狀態有何變化?
答:今天藝術家都很幸福,父輩藝術家缺少展覽的機會,當時只有全國美展。現在一方面是運營平臺有很多,都在投注精力。因為做年輕藝術家很辛苦的,而且來錢慢,但還是愿意付出時間去等待。另一方面,自媒體的發展,從微博到微信,曝光自己的機會也在逐漸增多。以前你要找合適的藝術家,比如某資深的畫廊老板,當時還要親自去宋莊幫藝術家把畫從大雨中搬出來,現在的情況已經改觀太多了。

問:能否舉一些“Hi21”的案例?
答:案例太多了!最有代表性的是劉冰,她是“hi小店”的藝術家,最早參與過“新銳繪畫獎”,當時有張畫叫《自己做飯自己吃》我們看完之后覺得這個人還挺有意思的,決定先簽過來再看看吧。當時挺便宜的,然后等了一年做她的個展,結果效果非常令人吃驚。我們的小小推動,對藝術家而言就能產生很大的暴發力。有的藝術家我們會建議他全職做藝術,我們出錢資助。劉冰過去這么多年沒有成熟,但我們遇到了她“開出花”的那一刻。展覽中她的作品供不應求,就又做了第二次個展,結果還是一個特別熱烈的場面,現在要買她的畫很難。她這是一個典型的案例,由最初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種子,經過機構給了點陽光和水分就開始瘋狂生長!

“hi小店”舉辦的劉冰個展【人群之上】

問:“Hi21”一直給人“小清新”的感覺,是時代趨勢還是有意這樣定義自己的風格?
答:“Hi21”在面貌上有自己的風格性,很多人也都在說,但我們并不回避它。“小清新”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一種特性。其他畫廊也都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專門做影像的等等。這么多年的積累是有一個方向性的,盲目去擴展更多面貌未必是好事,如果你到我們畫廊去看,會發現有很多新的嘗試,諸如一些區別于傳統雕塑的作品。很難講都是“小清新”,曲豐國就是抽象的,并不是小清新。“Hi21”從目前來講,更愿意讓自己的面貌變得成熟,如果以后又有別的成員加入會自然的發生改變。

問:能否透露一下“Hi21”在未來的發展和動向?
答:首先希望“Hi21”的平臺更加扎實。我們去年在無錫做巡展,今年還要到成都去。以后每年至少要做兩次大體量的展示,這對藝術家更有幫助,純電商沒有這么大的推動力,但有擴散的力量,因為大家能看到圖像。但在銷售上,還需要一些線下活動進行配合。“Hi21”選出一些藝術家,做“個展”的約定,等藝術家作品積攢到一定數量就開始啟動。下個月閆威、顏秉卿的“個展”項目就是2014年約定的結果。今年網上“hi小店”的建設是不開放現場交易的,預計年內完成,到時候又會有不一樣的展示和使用方式。

問:最后,請剛談一下剛畢業的大學生要如何設計自己的發展路徑?
答:這個不是很好回答。剛畢業的學生很難想清楚要做什么,但一定明白自己不想做什么。從個人經驗講,一個人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就要去做一點距離你的心更近的事情,A和B兩件事,你會覺得有一件離你的靈魂近一點。然后,時刻問自己一下,你真的適合這個事情嗎?你從中學到東西了嗎?還是說你只是在做重復的工作。剛畢業有很多選擇性,老師、藝術家、設計師、編輯都有可能,但最初的點一定不是最精準的,先選擇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作為一個起點,遠比一開始就決定一定要做職業藝術家更重要。藝術是在表達,你連表達的東西都沒有你怎么表達?我不鼓勵都做藝術家,但是天賦高的藝術家就一定不要放棄!

“Hi21新銳藝術市集”團隊合影

  
·CYAP項目負責人李國華專訪
·Hi21新銳藝術市集運營總監李宜斐專訪
·楊畫廊創始人楊洋專訪
·青年藝術100執行總監彭瑋專訪
·大藝網CEO劉穎專訪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盧浮宮揭開神秘面紗
·搜·藏·曬
·《藝術+拍賣》藝術權力榜單
·設計師丹-羅斯加德
·“氣球”系列燈具
·班克斯支持占領倫敦運動(圖)
·法貝熱的復活節彩蛋
·夢露戲服將舉行第2次拍賣
·專家聲稱又發現達芬奇作品
·攝影師拍攝藝術界名流辦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輕藝術家2015年最具市場價值
·憂傷呀,憂傷!那無處安放的青春憂傷
·國內外青年藝術家成長路徑比較
·給年輕藝術家的信
·阿布扎比盧浮宮將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藝術網舊版: 藝術新聞 | 藝術批評 | 展 覽 | 藝術財經 | 人物 | 美術館 | 藝術經典 | 藝術教育 | 圖片中心 | 圖書資訊
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關于我們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58760011 轉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權所有 © 2006-2020 今日藝術傳媒  備案:京ICP備11039214號-8
今日藝術網微信公共平臺
官方微信平臺
手机赌博哪个网站好一点|手机赌博澳门网站|手机赌博的平台哪个好|十大赌博体育网站今日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