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首論頻道 > 詳細內容
歐洲抗衡美國文化的一盤棋
                            
日期: 2014/2/8 15:04:36    作者:葉飛、樊煒     來源: 中國文化報    

  前不久,于布魯塞爾舉行的第二輪《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的談判桌上,歐美雙方在文化貿易方面的摩擦少了許多。這一狀況被諸多媒體描述為“美國人的讓步”和“文化例外的勝利”。

  所謂“文化例外”,是指由法國提出的一種文化貿易原則,強調文化產品和服務與一般商品不同,因而不適用于自由貿易原則。

  在許多國人看來,這一概念還比較陌生。其實,它早已成為歐美間文化貿易繞不開的“火藥議題”,在1993年到2013年的20年間,曾引發數不清的評論和論戰。

  關鍵詞之一:文化例外

  “文化例外”中的“文化”,主要指向文化產品及服務,強調其不僅具有商品屬性,還有精神層面和價值觀層面的內涵。所謂“例外”,則是指文化不能屈從于商業,不適用貿易自由化原則。

  “文化例外”最早由法國于上世紀80年代提出。其時,歐洲大陸開始明顯感受到來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國文化的沖擊。敏銳的法國人很快發現,法國影視作品正在被好萊塢商業大片擠向邊緣。法國知識界提出,應加強對本土視聽產業的保護。

  以“文化例外”為理論基礎,當時的密特朗政府制定了圖書統一定價、電影資助賬戶、影音節目配額制等一系列文化發展政策。

  在國際貿易的語境中,“文化例外”往往被視為保護本國文化不被其他文化侵襲而制定的一種貿易壁壘政策。

  專家觀點:“例外”在法國有深厚土壤

  法國的“文化例外”政策有著深厚的文化、政策土壤,其有關本土文化產業的支撐體系復雜而龐大。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法國政府通過一系列政策、舉措來實現文化貿易保護戰略。其不僅出臺了系統的文化政策和規劃,每年還有龐大的政府支出用于電影、音樂等文化產業領域的發展,并永遠將“文化遺產”的保護放在法國文化政策的首位。

  法國還通過一些行業規定,對本土文化產業進行扶持。比如,規定每張電影票中要征稅11%用于資助本國電影制作。電影廣告及電視臺的稅收也有一部分用于資助本國的電影產業。

  關鍵詞之二:烏拉圭回合談判

  “文化例外”首次在國際場合亮相,是在1993年世界關貿總協定的烏拉圭回合談判中。

  烏拉圭回合談判幾乎涉及所有門類的貿易,從牙刷到游艇,從銀行到電信。然而,給世界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卻是法國的決然態度:寧愿將整個談判置于險境,也要堅持“文化例外”。

  談判中,美國要求歐洲開放文化產品市場,尤其是電影及電視市場。法國則高舉“文化例外”旗幟,堅決反對美國把文化列入一般貿易范疇,要求單談單議。

  分歧惹怒了巴黎和華盛頓雙方。在當時,但凡提及“文化例外”,無論是在會議室還是在媒體上,都存在兩個針鋒相對的陣營。

  “文化例外”未獲通過。不過,當時的歐共體最終以整體名義拒絕美國文化產品自由進入,法國算是“取得了一半的勝利”。爭議并不妨礙“文化例外”很快成為法國與美國在文化貿易領域展開較量的主要抓手。

  專家觀點:法美認識走向反方向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哲學與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寧指出,美國曾是類似“文化例外”條款的倡導者。在1950年的《佛羅倫薩協議》中,美國堅持應有“保留條款”,允許各國不進口那些“可能對本國文化產業發展構成損害的文化商品”。然而,隨著國際文化市場的重要性日益增強,美國轉而強調文化市場的自由開放,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文化貿易壁壘。

  法國與美國的兩種文化產業政策顯示,他們對文化產品及市場的理解走向了兩個相反的方向。

  在美國看來,自由開放的市場能使各種文化、各種聲音在同一個平臺同等展示、公平競爭,從而充分地展示多樣性;在法國看來,以強大金錢力量為支持的美國文化產業,將擠垮資金薄弱或受眾相對較少的地方文化、個性文化,使其無法發出自己的聲音。

  關鍵詞之三:歐洲議題

  為了在與美國的對抗中占據優勢,法國逐漸傾向從多邊關系謀求出路,特別是爭取歐盟層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支持。法國自2001年起,在許多場合以“文化多樣性”取代了“文化例外”的口號。

  如今的法國愈加致力于將“文化例外”從一國的戰略變成歐洲的共識。

  法國現任文化部部長菲莉佩蒂的話頗有代表性:“‘文化例外’不是法國一國關注的事情,不是國家主義和行業保護主義……這是一個歐洲議題,是事關全球發展的問題,是一個不應被列入談判的信念。”

  前不久召開的歐盟貿易部長會議上,在法國的推動下,歐盟同意繼續將視聽產品排除在外。

  專家觀點:歐盟內部存分歧

  有關專家劉望春指出,歐盟層面就“文化例外”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識。但以法國總統奧朗德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為代表的兩方陣營的不同態度,顯示出歐盟內部文化立場仍存分歧。

  法國對于“文化例外”的態度是堅持到底。而巴羅佐于2013年6月《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前夕的表態稱,自己“贊成保護文化多樣性,但并不能因此在歐洲四周設一條防疫線”。

  分歧凸顯了歐盟內部在文化立場上的矛盾。根本而言,一方面是為保護本國文化產業和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是對文化價值、文化特性和其在當今世界發展中的地位、作用所持不同認識而產生的紛爭。

  關鍵詞之四:文化例外2號法

  對于“文化例外”,法國政府仍在深化、拓展。法國希望排除在自由貿易談判之外的,已不再局限于視聽領域,而是從傳統文化領域擴展到了數字領域、新媒體等。

  來自法國文化部官方網站的資料顯示,《文化例外2號法》是奧朗德政府執政以來著力推動數字時代文化發展政策的重要內容。為制定該法,法國政府于2012年9月任命資深文化人士皮埃爾·萊斯居爾為負責人,針對所有涉及數字化革命的文化藝術領域,在全國范圍內面向廣大專業人士開展為期半年的征詢、會商和研討行動。

  經過半年調研,皮埃爾·萊斯居爾向法國總統和文化部長遞交了《數字時代文化政策調研報告》,提出了涵蓋電影、音樂、電視、圖書、電子游戲、互聯網領域的75項建議。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該報告提出,將對一切可聯網媒介包括手機、平板電腦、電子書閱讀器、游戲機等征稅。

  專家觀點:“文化例外”是把雙刃劍

  向勇告訴本報記者,基于“文化例外”而實行的文化貿易保護戰略,為法國等國的文化產業發展贏得了時間,較好地保證了傳統文化得以傳承、扶持了高雅藝術。但總體上看,該戰略是一把雙刃劍。一旦過度使用,也可能對本國文化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產生不利。

  向勇認為,過度“例外”可能導致4個方面的問題:

  盜版問題。對電影和電視節目貿易的限制會使消費者的需求不能從正常渠道得到滿足,從而造成盜版橫行。

  “補貼快餐”問題。一些本土企業為了得到政府補貼,僅僅迎合政府的意志而進行產品制作,生產出很多實際上沒有市場競爭力的“補貼快餐”。

  加劇產業不公。拿到政府補貼的企業往往不是最需要補貼的企業,卻為決定發放補貼的部門或者個人創造了尋租的機會。

  過度保護問題。產業由于長期處于關稅壁壘和配額的保護下,企業依賴政府補貼,反而造成惰性,喪失競爭力。

  最新案例

  禁止亞馬遜在法“免運費”

  法國文化部部長菲莉佩蒂曾在多個場合對總部位于美國的亞馬遜集團的“傾銷戰略”展開批駁。2013年10月,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旨在規范圖書網購條件的修正法案。根據該修正案,任何書商將不得在統一書價基礎上減價5%后,再免除郵寄費用。2014年1月8日,該法案獲得參議院全體一致采納。菲莉佩蒂對此表示慶賀:“這項法律的通過將為法國的圖書產業和數字時代圖書領域的市場規范作出貢獻。”

  “冷落”谷歌

  2012年,法國政府計劃征收“谷歌稅”,即向谷歌顯示在搜索結果旁的在線廣告的收入征稅。據估算,若新增該稅,法國每年可獲得8600萬歐元的收入。法國政府表示,將把這筆錢用于補貼和扶持“法國制造”的電影、音樂、藝術等文化產業。

  2013年12月10日,位于巴黎的谷歌文化中心落成,法國文化部部長菲莉佩蒂未按計劃出席該活動。對此,菲莉佩蒂回應稱:“不論谷歌文化中心項目本身品質如何,法國與谷歌公司仍有尚未解決的問題,我不能對其行動予以支持。”

關鍵詞:歐洲 美國 文化 對抗

更多新聞:

  底特律公布美術館部分珍貴藏品評估價格
  海外藝術基金行業掙扎突圍
  國家畫院國展美術中心首批22位頂級藝術家入駐
  清代壁畫修復后慘不忍睹:色彩鮮艷 反差強烈

  
·CYAP項目負責人李國華專訪
·Hi21新銳藝術市集運營總監李宜斐專訪
·楊畫廊創始人楊洋專訪
·青年藝術100執行總監彭瑋專訪
·大藝網CEO劉穎專訪
查看更多>>  

·阿布扎比盧浮宮揭開神秘面紗
·搜·藏·曬
·《藝術+拍賣》藝術權力榜單
·設計師丹-羅斯加德
·“氣球”系列燈具
·班克斯支持占領倫敦運動(圖)
·法貝熱的復活節彩蛋
·夢露戲服將舉行第2次拍賣
·專家聲稱又發現達芬奇作品
·攝影師拍攝藝術界名流辦公桌
查看更多>>  

·哪10位年輕藝術家2015年最具市場價值
·憂傷呀,憂傷!那無處安放的青春憂傷
·國內外青年藝術家成長路徑比較
·給年輕藝術家的信
·阿布扎比盧浮宮將在巴黎展出其永久藏品
查看更多>>  

 
今日藝術網舊版: 藝術新聞 | 藝術批評 | 展 覽 | 藝術財經 | 人物 | 美術館 | 藝術經典 | 藝術教育 | 圖片中心 | 圖書資訊
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關于我們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58760011 轉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權所有 © 2006-2020 今日藝術傳媒  備案:京ICP備11039214號-8
今日藝術網微信公共平臺
官方微信平臺
手机赌博哪个网站好一点|手机赌博澳门网站|手机赌博的平台哪个好|十大赌博体育网站今日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