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市場的金融趣味——藝術投資基金面面觀
沈其斌:目前是藝術投資基金的好時機
選中國的藝術品市場,應該說還是一個如火如荼、蓬勃發展的階段。雖然說今年的許多藝術拍賣已經創下了許多新的神話。但是,就整體的藝術品市場而言……
中國藝術基金時代必然到來?
隨著“和君咨詢”、民生銀行等國內金融大鱷涉足藝術品投資,藝術基金——這一在西方再平常不過……
 編想編說:
金融風暴過后,股市、房市的波瀾讓投資變得不再順風順水,日漸謹慎的投資者把目光瞄向了藝術品。 2007年下半年,民生銀行涉足藝術品投資服務,成為國內金融機構第一個吃藝術“螃蟹”的,一年后,名為“非凡藝術品投資計劃”的藝術投資基金...   查看更多>>
北京青年藝術家市場運動
近年來,在中國當代藝術的中心“北京”,一系列圍繞年輕藝術家的項目和計劃紛紛涌現。今日藝術網此次選取了美術館、博覽會、畫廊等代表機構的優秀經營者進行訪談,通過負責人對相關話題進行深入淺出的談話,配以相關素材的提供,呈現出一份基礎資料。難免掛一漏萬,仍可以見微知著......
75-85 被成熟的青年藝術家
75-85 被成熟的青年藝術家
自青年人,是最具創造性和顛覆力的人群,也永遠是備受爭議和關注的群體。青年藝術家當然也不能例外,從“青春殘酷”到“卡通一代”,批評家習慣性的用某種傾向來概括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藝術家的創作。
攝影?藝術?中國當代攝影藝術觀察
攝影?藝術?中國當代攝影藝術觀察
自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銀板攝影,距今已經170多年。短暫的歷史并沒有阻礙這門技術闡揚光大,關于攝影的各種藝術語言隨著技術的革新而不斷的更新換代,低門檻、低成本也使它成為大眾參與藝術最簡捷的媒介之一。
夾縫中生長的“中國抽象”
夾縫中生長的“中國抽象”
自1980年代以來,關于中國抽象藝術的討論像沙塵暴一樣:總是不定期的猛烈來一次,卻又很快散去;始終未能形成強大的影響,卻又無可逃避。隨著2010年4月14日國際策展人奧利瓦在中國美術館策劃的大象無形抽象藝術展的開幕,又一次抽象藝術的討論熱潮被掀起。
啟蒙與救贖—回顧“八五新潮”
啟蒙與救贖—回顧“八五新潮”
歷史的大熱,已是全球化語境中的一個共有的文化景觀,人人都在拿歷史說事,所有的歷史都在成為當代史。’85新潮,它是中國藝術史的一次啟蒙,也是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分水嶺、新紀元,它同時也是一些人口中的“洋垃圾”、“模仿”、“搬運”。
行為藝術在路上:理想與彷徨
翻開2009年的藝術新聞:片山吃屎,范跑跑變身藝術家參加雙年展,798行為藝術單元事端,首屆行為藝術年會召開,藝術家群體維權行為“暖冬計劃”,甚至于馬爾代夫內閣的水下會議。時至今天,可以看出行為藝術的影響逐漸變的重要起來。
金棕櫚+金酸梅2009當代藝術評選活動
2009年底,強拆、秋拍、藝術院等一系列環繞利益的關鍵詞接踵而至,當代藝術這灣“渾水”愈發顯得混亂,令圈里人不知應該感謝還是痛恨,徒增許多煩惱。當我們離久違的不以功利為標尺的興奮點愈來愈遠的時候,終于迎來拐點。
中國新媒體藝術:烏托邦,還有多遠?
中國新媒體藝術已從啟蒙到日漸成長,正逐步的成為一種被接納的主流藝術。問題固然存在,但新媒體藝術家要么不屑于思考,要么思考的遠遠不夠,致使實踐一直在科技與觀念中歷險,有一些迂腐之人也趁機冷嘲熱諷。
精神革命:今日藝術媒體研討會
21世紀的到來開啟了一個巨變的時代,科技進步破解著人們的想象力,信息劇增又不斷侵蝕人們夢想的空間。面對人們在文化上的震驚與內心的恐懼,作為成長在改革開放中的年輕藝術工作者,面對未來,我們時刻重新想象,尋找“我們這一代”的精神力量。
硬傷:當學術遭遇行政
7月2日,《藝術國際》BBS發表了一篇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副教授牟群的《滑天下之大稽---川美史論教師們致院領導意見書》一文。牟群稱,高名潞因年事已高、工作不到崗而不再適合擔任美術學系的系主任。關于網絡民主進程中個人意見的闡述法度、學術與行政在中國交叉運作的問題重新浮上水面。
風生水起—國產藝博會之路
伴隨著雙年展、三年展的熱潮,國內的藝博會近幾年來風生水起,巨大的成功意味著國產藝博會已經成為中國當代文化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在豐厚的利益面前,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畫廊經理還是收藏家,都逐漸把藝博會當作一個無限增值的龐大藝術品。
“玩偶”·人間游戲—艾豪藝術
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的《“玩偶”·人間游戲——艾豪藝術》展覽,將展出36件艾豪的作品,其中有2003年創作的“玩偶”系列,以及在1999年創作的“妖女”系列,是艾豪在當代人類社會步入到經濟、文化全球化的時局后,藝術指向的轉化。
 
今日藝術網舊版: 藝術新聞 | 藝術批評 | 展 覽 | 藝術財經 | 人物 | 美術館 | 藝術經典 | 藝術教育 | 圖片中心 | 圖書資訊
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2013 | 2012 | 2011 | 2010 | 2009 | 2008 | 2007 | 2006 )
關于我們 法律聲明 聯系我們
聯系電話:010-58760011 轉 335/350/351 投稿信箱:info@vrdam.org
版權所有 © 2006-2020 今日藝術傳媒  備案:京ICP備11039214號-8
今日藝術網微信公共平臺
官方微信平臺
手机赌博哪个网站好一点|手机赌博澳门网站|手机赌博的平台哪个好|十大赌博体育网站今日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