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武明中
2019年6月15日下午,藝術家武明中“視外觀內”個展在798芳草地畫廊隆重舉行。展覽呈現了武明中近幾年創作的兩個系列的最新繪畫作品,試圖以“觀”為線索,呈現武明中創作對象的一體兩面:外部世界與內心狀態。
我于6月11日下午前往武明中工作室,代表《今日藝術》雜志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試圖借這個采訪對話聚焦藝術家自身,關注其創作的歷程與轉變,追溯其藝術的軌跡和價值,探討作品的復雜性和深刻度,向觀眾還原藝術家最本真的思考和創作狀態。

重生—向美杜莎之筏致意 580x300cm 布上丙烯 2018
策展人王端廷在文章里說武明中是21世紀初躋身于中國當代藝壇的“全球地方主義”代表藝術家,我在展覽開幕現場采訪王端廷,請他闡述什么是“全球地方主義”?他說“全球地方主義”是全球化時代,用本土藝術語言表達人類普遍關切,或用世界藝術語言講述地方故事,追求全球化與地方性協同融合的藝術觀念。
嚴虹對話武明中
時間:2019年6月11日下午2:00
地點:北京順義水坡村武明中工作室

今日藝術:上次見你是去年冬天的一個飯局上,跟你聊天,我覺得你能夠用幾句話就把問題的核心說出來。
武明中:我就那幾句話的本事,其他就不行了。(笑)
今日藝術:你的語言表達能力特別好,言簡意賅,直指人心。這是我第一次來你的工作室,剛才看到你的原作之后,我覺得要比從展覽宣傳鏈接里看你的作品更有視覺沖擊力。
武明中:你在工作室看到的這些作品都是這幾年畫的一批新作品,展覽選擇了其中一部分作品。
今日藝術:我看過王端廷的一篇寫你的文章,他形容你是中國當代藝壇的“全球地方主義”(Globalocalism)代表藝術家,你如何看待他的這種說法?
武明中:這是個新名詞,全球的地方的,我能心領神會,符合時代特征,也適合我的繪畫,但我解釋不好,需要王端廷老師來闡述。王端廷在考察21世紀中國出現的新藝術以及我的個案時發現,我的繪畫難以歸類,其他的批評家也有此同感,不能用八、九十年代出現的藝術去認知我的藝術。這些年來,我也說不清楚我的繪畫是什么,只知道這樣做是對的。所以皮力在2006年評論我的文章里寫道:“武明中的實踐仿佛在告訴我們,重要的不是糾纏繪畫是什么,而是去發現繪畫可以用來做什么。”近來與資深媒體人裴剛聊及我的繪畫,他提出我的繪畫既不是具象也不是抽象,而是形象,在藝術語言系統里,我創造了一個玻璃人的形象。
今日藝術:這次你的展覽主題“視外觀內”,這四個字涵蓋的內容很多,為什么把展覽定為這個主題?
武明中:這四個字是從我的繪畫系列角度提出的,視外有觀天下的意思,指向社會外觀,觀內就是觀自己,內省。

一個人 300X180cm 布上丙烯巖彩 2016
今日藝術:這個主題是你定的還是策展人定的?
武明中:主題是策展人起的,這個主題主要是根據我展覽的作品內容定的,一個是觀天下的外界社會。一個算是內省的、內觀自己。
今日藝術:這是兩個不同的維度,向外看和向內看有差別嗎?
武明中:有。
今日藝術:比如?
武明中:比如說向外勾起的是欲望,外界的刺激特別激發欲望。向內是內省。所以我覺得就像一個人的一體兩面或者一體多面。
今日藝術:“視外觀內”代表你作品的兩個系列。
武明中:這次展覽主要有兩個系列,一個是大家熟悉的紅酒玻璃人形象的繪畫,如“重生”,“自由行”;一個是這幾年創作的內觀系列繪畫,如“獨與天地往來”等等。
今日藝術:你為這個展覽準備了多長時間?
武明中:這次展出了近4年來創作的部分作品,數量不多。這個展覽是我階段性的呈現。

小心 2018-1 120x100cm 布上丙烯 2018
今日藝術:為什么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做“視外觀內”的展覽?
武明中:2014年做完個展“嗨,慢下來!”之后,想沉淀下來依照自己的心再推進自己的繪畫,這幾年我幾乎沒有參加藝術圈的活動,已經從大家的視野里消失了,我只是一個在微信里為朋友們頻繁藝術活動點贊的人。(笑)
今日藝術:今年的“抄襲事件”導致現在的藝術生態很嚴峻,你很樂觀在現在推出這個展覽?
武明中:因為我的畫不怕去被鑒別嘛,不抄,不仿,不偷,不搶,這是我自己創造的,國際上沒有。我希望大家拿著我的東西去對比。因為從2002年我開始畫的時候,我也使用當時的資訊查查有沒有人畫過這種玻璃人像,發現沒有,心里就踏實了。
今日藝術:我看你的展覽記錄,2014年你在程昕東國際藝術空間舉辦完“嗨,慢下來!”展覽之后,為什么就沒有再舉辦過展覽?
武明中:因為從做完那個展覽之后我就想再沉下來,把自己的畫再繼續推進,而且幾乎群展也沒有。那幾年我基本上是深居簡出,這一沉下來往下一坐,現在發現站起來好難。所以說這人做事啊,還得站著做。
今日藝術:但是內心和精神世界的積累我覺得就會不一樣了?
武明中:我覺得沉下來的確是往深里探索一些東西,也是在畫上推進。
今日藝術:所以說觀內嘛。你是一個自省的人。
武明中:觀內,內省,檢討。

歡飲牧溪的猴子來訪 120x120cm 布上丙烯巖彩 2018
今日藝術:你從觀眾的視線里“消失”了5年,現在我們一起來梳理一下你的創作可以劃分為幾個階段?
武明中:九十年代我在繪畫上有許多的嘗試,那些年一直在尋找自己,畫了一些條形碼和蛋系列以及其他類型的畫。
2002年通過自己脆弱的感受,開始試著畫玻璃人形象的作品,從這個時候起心里知道找到自己了,終于將自己的長處匯聚在一起。那時候,作品因為新,因為獨特,一出現就備受關注,當代藝術圈里突然冒出這么一種畫、這么一個人來,我被批評家楊衛稱為“黑馬”。以“嗨,小心!”為主題的紅酒玻璃人是這個時期主要的藝術特征,也觸及了一些社會性的題材。
2011年又因為身體健康出了狀態,開始畫松石鶴題材的作品,中國傳統元素的松石是紅色的,人是空的、透明的。
2015年之后畫了一些這次展覽的作品,內省的、東方的。多年來,欲望的我和內省的我,一直糾纏著我,但都是真實的我。
今日藝術:在你的藝術創作中,不同時期的作品之間有一條主線。
武明中:嗯,有一條主線,在我的繪畫中,一直貫穿著玻璃人形象。
今日藝術:你創造了一種帶有玻璃質感的語言方式,讓觀者深深地感覺到了一種易碎的危機,請問你是一個悲觀主義者嗎?
武明中:我有悲觀的時候,但不悲觀主義,雖然容易受傷,但是能夠自舔傷口,我能夠用樂觀的方式對待悲觀的東西,比如我的畫,有華美喜洋洋的腔調,但我只是心存隱憂,這就是為什么我的畫的題目會用“嗨,小心!”的緣故,玻璃質感的隱喻不言而喻。

嗨, 小心! 之十五 190x160cm 布面油畫 2003
今日藝術:我覺得你是一個以悲觀作底色的樂觀主義者。
武明中:你說得很好,悲觀作底。底色是悲觀,但是用樂觀的方式對待。
今日藝術:你是畫如其人。
武明中:畫如其人,我的這顆玻璃心主要來自于欲望,實際上欲望越強越脆弱。欲望越多,患得患失就越多。
今日藝術:你的藝術創作就是你的個人生活,非常真實、真誠。
武明中:我覺得藝術創作就是一個人的生活。
今日藝術:你有一個作品“愛能持續多久”,在網上流傳很廣,可以說是這個作品引起了我對你的關注。
武明中:現在回想起來,我的作品在創作之初,總是由痛引起的。2002年開始在畫布上畫玻璃人,起因是因為心痛,當然不是心臟痛,而是由情感傷痛引起的心痛,是對人與人關系脆弱易碎的傷痛體驗,命運使然,給我那樣的經歷,給我創造之源。那張畫“愛能持續多久?就是一種追問,是那個時期的表達之一。2010年的病痛,受到死亡的威脅,也讓我早早地有了生死的身心體會。我的作品不像蒙克那樣,以畫面的傷痛氣息直接表現痛,而是在畫面的賞心悅目里化解痛。
今日藝術:除了黑灰白,我發現你對紅色有特別的偏愛。
武明中:我喜歡紅色,因為紅色總是讓我感到愉快,并且有激情。(笑)

愛能持續多久? 160x200cm 布上丙烯 2007
今日藝術:看過你一系列的作品,比如《朋友,小心輕放!》《拍吧!》《嗨,小心杯子!》《寶貝,小心!》《吃吧!》等,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你是一個極其脆弱又敏感的人,你有一顆玻璃心,是這樣的嗎?
武明中:你提到的這些個作品題目,都是我得意和愛用的名稱。我是因為物欲而脆弱,所以心是玻璃的。
今日藝術:你的“視外觀內”展覽讓我想起“嗨!小心!”的展覽,這種網絡時代口語化的表達,特別吻合當下人的一種狀態。
武明中:我喜歡口語話的表達,特別喜歡這個題目,“嗨!小心!”提醒自己,提醒世人。
今日藝術:中國傳統文化對你的藝術創作有哪些影響?
武明中:中國的當代藝術家有兩個娘,一個是中國,一個是西方當代。中國是生母,西方當代是養母。生母奶少,不夠吃,身體里是有好的養分但擠不出多少奶來,吃不飽,還經常讓孩兒們分不清是好奶還是腐奶。養母乳大奶多,好吃量足,但容易把中國孩兒的胃吃歪,養母的體味有時候會嗆鼻子,哈哈,說笑了,但養母的確養育了中國的當代藝術。這是中國藝術家的文化教育背景和時代宿命,在這個前提下我們來談傳統和當代就有了依據。

寶貝! 130x160cm 布上丙烯 2010
今日藝術:在傳統和當代之間你有怎樣的思考?
武明中:這些年我從中國傳統里感受到了一些東西,我的體會是按照西方的邏輯生活或者進行藝術創作是損耗人的,這是我開始質疑以西方價值為主導的當代文明形態的原因,尤其是進化論、科技至上的新宗教和對快的追逐。而中國傳統文脈的精華是養人的,有適合人活著的好東西,比如天道地道,易經的變化觀,可以造福當代人類的生存需要。只是要拿出來,怎么被當代人類使用,適用于當代,可操作,難。這些年我在摸索,我在我的畫里把牧溪的柿子和西瓜切開,就是想看看里面是什么有什么,新鮮嗎?能吃嗎?
今日藝術:你曾經在2003至2004去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訪問學者,2005又去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訪問學者,在國外這幾年的工作和生活的經歷對你有哪些影響?
武明中:在俄羅斯看博物館讓我認識到博物館不需要重復的東西,因為歷史上各個時期的好東西太多了,沒有地方再放重復的東西。在列賓美術學院讓我看到什么是和我們當代沒有關系的教學,在美國讓我看到正在發生的藝術。
今日藝術:你是如何自由轉換藝術家與大學老師之間的身份的?
武明中:當老師要本分,當藝術家要出格,在藝術圈里不能擺老師的樣子。

少年與獅子 200X250cm 布上丙烯油彩 2013-2014
今日藝術:你的創作靈感來自什么?
武明中:靈感是個珍貴稀有的東西,不能把念頭和想法與靈感混談。到目前為止,我真正的藝術靈感只有一次,這是生活遭遇給我的痛所閃現的靈感,就是脆弱,我抓住了它,把它成功轉化到藝術的個人表達上,又合乎當代藝術的觀念表征,不模仿不山寨,獨一無二,這是我在藝術上自信立得住的地方。
今日藝術:當初是一種什么樣的靈感讓你創作了“紅酒玻璃人像”?
武明中:情感上受了刺激,痛,這讓我一機靈,覺得脆弱是可以表達的,這個靈感是生活給我的,然后就開始在畫布上嘗試。玻璃有硬度,又易碎,只是這個玻璃形象得靠我自己寫實的功力憑借想象去編,沒有實際可參照的。
今日藝術:現在回頭看一下,當初你這個“紅酒玻璃人像”一出來,就被那么多人追捧,評論家,收藏家,市場,媒體紛紛叫好。你覺得是什么樣讓你一下子就走紅了?
武明中:我覺得一是我的畫比較新,大家沒見過。二是我的作品挺合那個時代。按王端廷的說法我屬于晚熟的,我的同齡人包括有些成名的70后都是我的藝術前輩,我是2000年以后的產物。
今日藝術:你是大器晚成。
武明中:所以王端廷在寫我的文章里用到“躋身”這個詞,我覺得這個形容挺對的。那時候藝術圈按照時間順序已經各就各位了,突然冒出來一個武明中。

朋友,小心輕放!2008-1 布上丙烯 410X210cm 2007-2008
今日藝術:那會兒你在學校當老師。
武明中:我一直在學校里面,90年代一直在尋找自己,與當代藝術圈沒有交往。
今日藝術:你當年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嗎?
武明中:有,我知道我不能畫什么,但是畫什么也不知道。
今日藝術:你當時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就已經是成功了一半,很多人連這個也不知道。
武明中:我當時就想:別人做過的東西我就不能再做了,我不能做重復的東西。我一直看不上那種拿別人的語言和風格再加進自己題材勾兌的東西,一直想有自己獨特的,哪怕一輩子不成。
今日藝術:你當年在90年代那會兒沒有火的時候心里著急嗎?
武明中:急啊,那時候肯定急。心里郁悶痛苦。
今日藝術:那你怎么排解呢?
武明中:排解就是承受它,心里對自己有要求和有期望。當時也問過自己:如果這一輩子在藝術上沒搞出名堂來,你還堅持嗎?還要活著嗎?還要茍且嗎?

愚蠢畫家武明中向杜尚的作品“對弈”致歉! 230x280cm 布上丙烯 2006
今日藝術:2007年程昕東國際藝術空間做完你的個展之后,你就一舉成名了。
武明中:我是2005年先參加韓國的一個中國當代藝術展。當時一下子就曝出來了。2006年程昕東來找我,他拿我的畫去參加博覽會和展覽,開始有一些銷售,然后就定下來2007年要給我做個展。
今日藝術:2009年在今日美術館舉辦的大型展覽,應該說這是你藝術生涯里面一個高峰時期。
武明中:對,目前來看是一個頂峰。當時有繪畫還有影像,畫都比較大。
今日藝術:2009年的展覽做完之后,你的身體就出現問題了。
武明中:2010年就生病了。

泡泡 150x100cm 布上丙烯 2018
今日藝術:是不是跟你前面的透支有關系?你那會兒太拼了。
武明中:拼也是一個原因,我覺得這是老天的安排,接受它,所以我的心態比較好。
今日藝術:你的這種自我安慰很宿命。
武明中:宿命,接受老天的安排,老天爺就給你這個了,你只能承受。我可能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知道人不可能老這么好也不可能老這么壞。
今日藝術:你那會兒就有這種憂患意識?
武明中:對,我讀《易經》,知道物極必反。所以,我信命。
今日藝術:我覺得人的命運很戲劇性,身體會突然讓你的人生來個急剎車。讓你經受打擊然后變得清醒,讓你痛苦,痛定思痛。
武明中:是的,讓你痛,然后讓你重新再調整,我為什么畫石恪的《二祖調心圖》,就是一種調心,唯一能做的就是調心。在任何情況下,努力把自己的心調平衡。
今日藝術:所以當我看到你那幅自畫像,仿佛看到了自己,讓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你看,我現在跟你講這翻話的時候,我胳膊上是起雞皮疙瘩的。
武明中:你很敏感。平衡,因為我們心是容易傾斜的。
今日藝術:生病讓人瞬間開悟。
武明中:健康的門關閉了,另外的門為我打開。懂得平衡,就會一直悠悠往前走。

嘿嘿! 162x130cm 布面丙烯 2002
今日藝術:那2010年生病之后,你的作品又有哪些變化呢?
武明中:開始畫一些愛的題材,比如《母與子》,后來又畫了“松石鶴”,開始從中國傳統文化里去找一些能滋養我的東西,我在想如何把中國文化在當代變得有意義。
今日藝術:2014年你在程昕東國際藝術空間舉辦完“嗨,慢下來!”展覽之后就真的慢下來了。
武明中:慢了,想快也快不了。
今日藝術:2014年之后,你花了5年的時間來沉淀自己。
武明中:沉淀,有時候也想出來,但出不來。
今日藝術:你沉寂了5年,大家都以為你隱居退出了。
武明中:對啊,實際上不是。在畫畫,作品反復改,畫完放著,然后過段時間可能又改了,這樣反復改,要找準那個調,需要一個時間的過程。
今日藝術:那個調有標準嗎?
武明中:心里有,說不清楚。
今日藝術:你在探索。
武明中:對,探索。
今日藝術:探索就說明在往前走。
武明中:往前走挺苦的,苦的主要是內心,我以前是按照西方的邏輯走,進化就是取代嘛。如果按照《易經》的變化觀進行藝術創作,創造的空間還是很大的。要改變觀念,拿出中國最好的東西。

再調心2017-1—向石恪“二祖調心圖 ”致意 180X120cm 布上丙烯巖彩 2017
今日藝術:是變化不是進化。
武明中:對,是變化。我覺得讀《易經》讀的就是變化,就是好的時候不好的時候都很正常,為什么?因為它是在變化中的,今天狀態不好,心情不好,明天莫名其妙就好了,我們都有這個體會吧。
今日藝術:這就是無常。
武明中:無常就是常,一切是在變化中的,這起碼不會讓人特別死心眼。這兩天過不去,過幾天肯定能過去,熬著嘛。
今日藝術:一種煎熬?
武明中:對,煎不知道,反正得熬。
今日藝術:那這5年里面,你遠離藝術圈,其實就是遠離名利場。
武明中:其實我不想遠離名利場。
今日藝術:那你這5年來的隱退是自動還被動的?
武明中:一開始是自動的,就想靜下來、沉淀下來做作品。但是一沉下來一坐下來,再想站起來就費勁了。所以說現在這個展覽就是想再站起來,再往前行走。
今日藝術:你畫的《耶穌》《外來的和尚》等,你是有信仰嗎?
武明中:我信老天爺。
今日藝術:在創作中遇到瓶頸怎么辦?
武明中:停下來,不做藝術,做家務。
今日藝術:做完這個展覽,接下來對未來的創作方向有哪些規劃?
武明中:不清楚,受心和生活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