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ylvain Levy和Dominique Levy
國際知名藝術展會,巴塞爾藝術展的首次亞洲之旅,五月份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已經過去了兩周,法國藏家沙利文·列維(Sylvain Levy)依舊被他看到的東西所激動著。他在巴黎的雙層公寓和埃菲爾鐵塔只有一步之遙。在露臺上一邊享用午餐,他一邊生動地談起了香港藝術家和大陸藝術家的區別。
“在香港有很多特別的事情正在發生。”他說,“藝術上的區別非常巨大。香港是東西方文化的交匯點。因為所受的影響不同,香港藝術家看待世界的方式非常不同。”
“有趣的是,”他補充道,“香港沒有像中央美術學院(CAFA)或者中國美術學院這樣影響了一代人的高級藝術學府。許多香港藝術家旅居國外之后回到香港。他們骨子里非常中國,但是因為沒有這種學術統治,他們有著非常巨大的創作自由。這種自由在內地并不常見。”
當談到藝術品時,沙利文和他結發二十九年的妻子,多米尼克·列維(Dominique Levy),用充足的金錢支撐了他們的看法。他們的DSL Collection私人收藏機構集中關注中國當代藝術,最近去香港的旅行也為他們添加了10多件新鮮藏品,包括王浩然(Adrian Wong)的兩件,李杰(Lee Kit)的一件。李杰在威尼斯雙年展上代表香港。
“我們決定在收藏中吸納香港藝術家。”沙利文解釋道。夫婦二人新近還開設了一個收集中國當代水墨的收藏。這種中國的傳統媒介正在強力復興和轉化。沙利文承認自己對藝術收藏“有點上癮”,而多米尼克很快補充道:“但這從來和囤積無關。”
大約一年半以前,列維夫婦在上海艾可畫廊發現了他們的第一位香港藝術家,李杰。他們購買了李杰的一張照片《星期天下午:與友人和手繪布于西貢榕樹澳野餐》。很快他們又注意到了因街頭藝術聞名的曾灶財(Tsang Tsou Choi),又稱“九龍皇帝”,并在2012蘇富比香港拍賣上購買了他的一幅作品。但是直到5月他們對于香港藝術的新發現的興趣開始大幅增加。
去參加香港巴塞爾藝術展之前夫婦二人就做足了功課:鉆研名錄,研究代理他們喜愛的藝術家們的畫廊。“所以當我們到達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要去找誰了。”沙利文回憶說,“他們給我們看了一些作品,然后我們就決定買了。”他同時說,有關他們收藏的書籍的第二版將在今年秋天發售,而這些新作都會出現。
“他們一般做決定都很快,但并不盲目。”艾克畫廊的創立者羅伯托·斯爾瑞莎(Roberto Ceresia)說。“在他們買入藏品之前,他們會和畫廊老板深入交談,問許多問題,然后他們會花時間考慮。我傾向于說,他們很看重和藝術家、畫廊主、策展人之間的個人關系,相互信任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沙利文當然花了很多時間和我聊天,他簡直是我見過的好奇心最強的人,總是熱衷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想法。”
就在采訪進行的時候,Levy夫婦還在等待李杰的作品運到他們巴黎的家中。那件作品和家中現代氣息濃厚的家具,羅伯特·羅森博格(Robert Rauschenberg)和莫內羅·巴爾德斯(Manolo Valdés)的畫作,王克平的木雕,鄭國谷的油畫等將優雅地搭配在一起。
“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是一對去跳蚤市場買東西回來裝飾房間的年輕夫婦,那時主要買的是1940年代的家具。”多米尼克說,“我們都不是來自收藏世家,但是我們的眼睛都被美麗的事物洗練過。”他們的美學訓練主要集中在時尚界。多米尼克的母親,羅斯·杜洪-米特(Rose Torrente-Mett)建立了法國高級女裝成衣品牌Torrent。她的叔叔,泰德·拉皮德斯(Ted Lapidus),是1960非常有影響力的設計師。在轉行房地產之前,沙利文運營著法國的時裝品牌Caroll。“在買了第一件家具后,我們開始擔憂墻壁,然后我記得我們買的第一幅畫,杜派·戈多(Dupuy Godeau)所畫的一幅日落,美極了。雖然不是最好的藝術家,但卻是他最好的作品。”她笑著回憶道。
關鍵詞:DSL收藏 巴塞爾 當代藝術
更多新聞:
摩根博物館將實現全部素描藏品數字化
古根海姆博物館奢侈裝修 10萬美金做墻紙
2萬多張海報,藝術淹沒英國
英國將在大街小巷展出赫斯特等藝術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