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舉行的歐萊雅百年慶典儀式上,歐萊雅(中國)總裁蓋保羅(Paolo Gasparrini)宣布今年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成為中國第一化妝品品牌,另一個是今年爭取將中國市場在歐萊雅全球的排名再往前提一位。
“我們距離市場第一名已經很近,今年超越它應該不成問題。”蓋保羅說。

歐萊雅中國區總裁 蓋保羅
和目前的市場第一名寶潔相比,歐萊雅最大的不同,是其豐富的品牌,和嫻熟的品牌運作技巧,而寶潔旗下除了在中國受到挫折的SKII外,幾乎是玉蘭油一個品牌在獨撐大局。
目前歐萊雅在國內已經有17個品牌在運作,其中不乏各種細分市場的第一名。而且,歐萊雅保持每年引進1~2個品牌的頻率不斷擴大品牌的陣容,這些基于多品牌的運作,也許是歐萊雅超越競爭對手成為市場第一的底氣所在。
今年6月底,歐萊雅全球旗下的一款純天然化妝品品牌科顏氏(Kiehl’s)正式在北京上市銷售。之前,科顏氏在中國就已經很熱,由于臺灣明星大S徐熙媛在著作《美容大王》之中對科顏氏推崇備至,至使內地的科顏氏擁躉大增,但是無奈內地并沒有銷售,很多消費者只能從香港購買,更多的人則通過淘寶網代購。目前,淘寶網銷售科顏氏的店鋪已經有上百家,每月出貨量近10萬件,在所有化妝品店之中位居前五,香港也因此成為科顏氏全球除了美國之外的最大銷售區域。
這個2000年才被歐萊雅收購的美國品牌,一直以其純天然和部分手工制作的概念,在高檔化妝品領域保持了非常獨特的產品風格和市場定位。在被收購之前,科顏氏只在美國和英國出售,之后歐萊雅將之納入高檔化妝品部,實現了全球銷售。在前年收購了另外一個定位不同的純天然品牌身體小鋪(The Body Shop)以后,歐萊雅形成了自己的純天然品的立體產品線。
科顏氏幾年前就在醞釀直接進入內地市場,但歐萊雅中國公司的決策層認為,純天然概念盡管很熱,但是市場并不十分成熟,概念要轉變成消費行動還需要時間。化妝品的本土業者上海家化在1998年就推出了純天然概念的佰草集,但銷售的真正開始火爆還是在最近5年,市場培育長達近10年,純天然市場的增長成了2008年化妝品市場最大的亮點。此時,純天然產品的市場契機似乎已經打開,歐萊雅經過仔細地市場調研之后決定,2009年年初將科顏氏推向內地市場。
盡管去年下半年發生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但科顏氏上市之后的效果卻沒有一點經濟危機的感覺,歐萊雅中國區總裁蓋保羅稱,由于中國的年輕消費者對科顏氏的渴望由來已久,因此市場反應熱烈得超出預期,上市一周后中國的單店單日銷售即成為全球第一。從銷售情況看,科顏氏今年奪得純天然產品這一細分市場第一的結果已經沒什么懸念。
雙引擎戰略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2008年中國的化妝品市場規模已經達到800億元左右,居亞洲第二、世界第八。2008年,歐萊雅在中國內地實現了69.52億元銷售,從歐萊雅全球的排名第八升到了第七,在中國市場也處于第二的位置。受經濟危機影響,歐萊雅集團2008年全球銷售為175億歐元,同比只增長了2.8%,中國成為歐萊雅增長最為強勁市場之一,較去年同比增長27.7%。

歐萊雅中國銷售增長圖 (單位:百萬元人民幣)
盡管如此,近70億元的銷售額還不到總市場的10%,歐萊雅在中國的可成長空間還是非常可觀的。蓋保羅也認為,中國市場還遠遠未達到成熟市場的標準,護膚品、彩妝和純天然的化妝品,將隨著國民消費力的增強而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
那么歐萊雅如何提高自身的市場占有率呢?目前,歐萊雅的策略是,在不斷將新的品牌導入中國的同時,努力提高旗下每一個品牌在各自細分市場的市場占有率。
這成了歐萊雅擴大市場份額的雙引擎。
目前,歐萊雅引入內地市場的,基本上都是已經有很大美譽度的高端國際品牌。去年,歐萊雅就將喬治·阿瑪尼(GIORGIO ARMANI)和拉夫·勞倫(Ralph Lauren)兩款高端化妝品品牌帶入中國。另外,歐萊雅還在努力推出價格適中、適合廣泛消費群體的新產品,屬于大眾化妝品部的巴黎歐萊雅品牌,將承擔此項任務,目前新產品的推出正在積極運作之中。
在引入新品牌和新產品的同時,歐萊雅還力圖保持已有各大品牌的快速增長。蓋保羅透露,目前歐萊雅的幾大主力:屬于高檔化妝品部的蘭蔻、屬于大眾化妝品部的巴黎歐萊雅和卡尼爾,屬于專業美發品部的美奇絲,均在各自領域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由于將其旗下16個品牌定義為法國、美國、日本和中國等不同的文化內涵,放置于不同的市場空間,甚至連渠道也各不相同,因此歐萊雅形成了在諸多細分市場的立體布局,在百貨商店、超市、大賣場、免稅商店、發廊、藥房和化妝品專賣店內,歐萊雅的各個品牌都各自和不同的對手較量。
由于品類眾多,歐萊雅對于不同市場的滲透力度也就大了許多。比如僅僅在巴黎歐萊雅一個品牌的商場專柜中,產品的數量一般就維持在100款以上,僅一個品牌的產品數量,就相當于競爭對手玉蘭油在柜臺銷售的全線產品的數量,如果算上其他15個品牌,產品數量和分布就可想而知了。